真武阁 — 抗强震、抗巨风之悬柱奇观 — 中国古文化孕育出来的古建明珠

在广西容县,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建筑,那就是被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罕见的一颗明珠”的真武阁。

zwg

真武阁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江南四大名楼。其他三座名楼都曾被多次重建,而建于明万历元年的真武阁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却从未有被重建之需!其神奇的抗地震、抗台风的功能和悬柱奇观依然是现代建筑学的不解之谜。

十几年来,我曾着迷地几度拜访这座古建筑,一直试图读懂它,却未能如愿。待到学习了区文伟的《浅谈文化》后,再来景仰这座古建筑,才幡然醒悟——它不仅是一幅立体的画,又是一首壮阔的史诗,几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风格静静地向人们展示着古人顺应大自然、利用大自然造福人类的动人故事。可惜自己过去缺乏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知识,更遑论理解其精髓,是以每次到访,除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与深深赞叹之外,还是看不清其所以然。而这一次,我真正做足了功课,信心满满的有备而来,观感果然大不相同!请看——

这座古建筑座落在容县城东绣江北岸一座石台的砂堆上,阁三层,三檐,呈方塔形,通高13.2米,面宽13.8米,进深11.2米,全阁用三千条大小不一的格木构件,凿榫卯眼,斜穿直套,以杠杆结构原理串联吻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约,合理协调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整体。

二十根笔直挺立的铁梨木(硬度不逊于钢铁)巨柱中,八根直通顶楼,是三层楼阁全部荷载的支柱。柱之间用梁枋相互连接,柱上各设有四朵斗拱,上面承托四根棱木,有力地把楼阁托住。

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十几万斤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离地3厘米,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是古人运用“杠杆原理”所造建的悬柱奇观

z

动动为静,静为动君

进入阁内细细观赏,你会发现,杠杆结构是动态的。真武阁的柱与横梁交接处的榫与卯(榫孔)十分松动,最疏处可以插进两个手指,其实这正是真武阁的精华所在!当凶猛的台风来临时,台风力是动态的,而杠杆结构和松动的榫与卯以及斗拱都是动态的,动动为静,静为动君,风力自行消减,被动态的轻度变化调节重新达到“矛盾对立的统一”。所以真武阁安然无恙。这座古建筑巧妙地体现了老子的《道德经》中的“静为躁君(意为:镇定是躁动的制服者)”的道理。利用事物“动动为静”的特性:当地震时,强烈的地震力是动态的,而真武阁柱墩下的松软浮沙也是动态的,动动为静,所以地震力还未传上真武阁就自行消失了,真是妙不可言啊!难怪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对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说:“中国两千年前的老子就把建筑学中最本质的矛盾讲清楚了。”

四百多年来,真武阁象一架精确的的天平,经历了五次大地震、三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其结构之奇巧,举世无双,被誉为“天南杰构”、“天南奇观”、“古建明珠”、“天下一绝”,美国教授劳伦斯•泰勒曾经题词称赞说:“这座建筑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知识、科学、精神上的完美结合”。我国古建筑的研究者指出,真武阁是五行学说的产物,造真武阁的设计师精通道家哲学,把它转化为建筑力学、抗震学、美学、结构力学,融进动荷载、静荷载、风荷载、应力、剪力之中,使它特别而绝妙。

真武阁的建造者没有留下姓名。但是当地人无法相信这么雄伟而独特的木结构建筑是人力所能建造起来的,所以当地流传一首关于鲁班仙师一夜造阁的民谣:“容县有座真武阁,柱脚悬空永不落,相传圣手鲁班造,一夜工夫众人作。”人们相信这是鲁班仙师建造的“神仙楼”。

14653668

面对这座由灿烂中国古文化孕育出来的明朝古建筑,不禁令我想起区文伟老师在《浅谈文化》的一段精辟论述:“光辉灿烂的古文化,浩瀚如海,源远流长。只要稍微用心去浏览,随处可见其绚丽辉煌。”

当我们面对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的时候,如果愿意细细去思索,就不难发现,这些辉煌的古建筑实际上是中国古文化精华“以顺应天道为根基,以品德至上为灵魂”(选自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P16)的产物。

区文伟老师指出:“明朝统治者用了一百多年时间致力复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语言得到正音,诗词歌赋得以恢复,华夏大地重现歌舞升平之盛世。”(选自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P18)由这样光辉灿烂文化培育出来的先贤,能够建造出这些流芳百世的建筑就不足为奇了。当我们细细去欣赏这些辉煌的古建筑的特点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对大自然的尊重和爱护,他们“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恭谨之情、崇敬之意” (选自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P209),才会建造出与大自然相容相和的经典古建筑,这座古建筑从建筑选址、设计构思、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方面,都令人叹为观止!

zbz

正如区文伟老师在《浅谈文化》一书中指出的:“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也创造了生灵。我相信大自然的最高法则是:相容、相安、相和而达至永恒的共生共荣!大自然已给予我们人类很多很多恩赐!所以,我主张对大自然常怀感恩之心、恭谨之情、崇敬之意。”让我们在欣赏祖先留下的辉煌建筑、缅怀祖先的优良传统美德的同时,问问自己是否继承了祖先的传统美德?问问自己是否无愧于“炎黄子孙”的称号?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事建筑业四十多年的工程技术人员,面对祖先的优良美德和高超建筑技术,实在感到无比汗颜啊!

感谢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一书,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许多心灵缺陷,让自己开始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浅薄。虽然现在自己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享受着国家给予的晚年退休生活,但是,怎样才能让晚年生活获得更有意义?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快乐?我相信很多退休的人都在思索这个问题。

区文伟老师在《浅谈文化》中的一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我更愿意寄语乐于求善的年长者:过去艰难的岁月和封闭扭曲的教育难免使人蹉跎了不少宝贵的光阴,请真正坚决地告别过去不幸染上的自以为知、自以为是的陋习,敞开心怀、虚怀若谷地接纳仁爱善美的信仰和修养,让生命活得更健康快乐,更丰富多彩!”(选自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P89)

怎样才能告别过去的陋习呢?区文伟老师在《浅谈文化》中又有精辟的论述:“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中有与生俱来的自私、贪婪、狭隘、懒惰、无知、浅薄及自以为是的缺陷,若得不到后天的不断修正,势必使自己的心灵朝着损人利己乃至害人、害物、终害己的罪恶方向堕落。因此,要不断自觉地改造自己思想感情和言行举止,使之符合与别人一起和平共处地生存,也能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地生存。这就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使自己的心怀和言行表现都向着高境界的善良、友爱、诚实、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能保持平静、宽容、谦虚、勤奋的态度,为别人、为社会创造和谐欢乐的气氛。这才是高修养的表现。”(选自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P79)

如果您还想了解《浅谈文化》的更多精华,那么,请您细细看看区文伟老师的《浅谈文化》一书吧!我相信您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冯络
2016年4月3日

 


55d7f70bc19f5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浅谈文化微信
浅谈见不浅,传承中华情!
05/04 浅谈文化 正心修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