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一些常识

无论学什么东西都应该尽可能带着谦谨的心态多了解一些原义的精华,在自己还不够熟悉时,不要随便评议,也不应随意地人云亦云。

 

 

有感于一些同学想多了解一些有关佛教的基本知识,以免以讹传讹。且在此先简要地说一些。较详尽的可等阅我正在写的《中华文化的儒、释、道之来源及其异同》。

3130201_133522517172_2

释迦牟尼原名萨婆悉达,是迦毗罗小国(今尼泊尔和印度两国边境)的王子。出生之年众说纷纭,约为公元前560年左右。从母亲之右腋出生,出生时遍体金光,出生后立刻走了七步,然后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说了一句话:“上下四维唯我独尊。”十六岁结婚,得一子。为追寻拯救世人之苦痛而于29岁出家修行(有说是19岁出家),35岁得道。曾追随过印度教的两个师傅,修习通过静观冥想去除痛苦烦恼的法门。后又遇到几位修行者,接着走入山林进行苦修六年,瘦骨如柴。终领悟光是折磨身体不可能彻底开悟,于是下山到河沐浴,后遇一位牧牛少女难陀波罗送上一碗乳糜,释迦牟尼喝了乳糜,恢复体力后来到了一株树下面东而坐、静坐冥想,立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

经过反复平静的思索,他意识到人的苦痛与烦恼来源于人的无知与欲望,只是解除饥饿与疾病的痛苦还不能完全解脱人生的苦难,只有超越生死才获真正的解脱。这就是释迦牟尼的正觉(也可称为觉知或觉悟),也就是他所创造的佛学之最高境界。

于是,他以梵语中代表“告别迷失、悟得正道”的“菩提”一词命名那树为“菩提树”。

觉悟后的释迦牟尼开始了弘法传道之路。第一次听他说法的是五个曾目睹他喝乳糜而离开他的修行者(称为比丘),此后,听众越来越多,共有五百弟子。

释迦并没有亲手写下任何文字的教义,他的讲课都是根据听课者的接受程度而传授的。这就形成了后世佛教经典庞杂的原因。据一些人估计,现存于世的佛教经典有八万四千多部(大多是后人所作)。

释迦牟尼八十岁圆寂。他的弟子继续以口述的方式传教。直至两百年后,佛门弟子认为应以文字来保留释迦牟尼的思想,于是在斯里兰卡的阿努拉达普拉集会,决定把几代弟子口耳相传的佛祖讲课的内容整理成文。

当时编撰完成的佛经称为《原始佛经》或《阿含经》。这套经集最为人所知的是《法句经》和《经集》两部。《法句经》以26个主题、四百二十三段诗句阐述佛教思想,容易阅读与理解。《经集》则是将释迦牟尼与弟子间的对话写成一千一百四十九段教义。据说,这是最接近释迦牟尼生前所说过的佛法内容。

从元朝以前一些记述佛家传播的历史资料来看,佛教的传承也非常庞杂。

释迦牟尼以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宝相无相微妙正法传给摩诃迦叶,并嘱迦叶入寂前传给阿难。以这样的方式传到29代达摩,达摩来华传了六代至惠能(惠能没有以这种方式再传下去)。

可能这种传承方式属于佛家的正统的传承吧。

但除了这种传承方式外,释迦牟尼的其他弟子也纷纷以自己的见解去传播,故此形成了佛家很多流派。而各种流派也不断写出著作,也称之为佛经。数量那么庞杂的佛经,可能一辈子也读不完,该选择哪些来看呢?可能还是应该选择最接近释迦牟尼生前所说过的佛法内容来看吧。

释迦牟尼得道后第一堂课讲了“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谛”指真理。“苦谛”主要是指出人生的苦恼来自无知与欲望,往往因欲望达不到就会心浮气躁,因而就会产生苦恼,而执着于欲望、执着于自己的一些无知浅薄的认定,也会产生痛苦。这就是人生现世的因果表现。能觉知自己的不当欲望与无知浅薄,并决心去改正,称之为“集谛”。能以实际行为消除自己的欲望与无知及执着,就是“灭谛”。清除了欲望与无知后,心灵进入解脱后的平静愉悦的修行境界,则为“道谛”。

为了达到涅槃的境界,需要进行“八正道”的修行——“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是指抱持正确见解,正思是正确地思考问题,正语是不说伤害人的语言(不妄语),正业是指只做利人利物的事情,不做害人害物的事,正命是指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选择正直、清净的生活,正精进是向着开悟的境界坚定不移地前进,正念是指不怀抱杂念,正定是指集中精神,通过冥想来安定心神。

以上就是佛家最基本、最精要的内容。如果连这些都不知道,也做不到之人,请不要妄自轻言自己学佛、信佛。因为这已不符合“八正道”的要求。

还有,在元朝以前所记录的有关佛家的典籍中,似乎还找不到“冤亲债主”这么一个提法,不知出自哪一本佛家的著作里。若以佛学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觉悟的真谛来分析,佛祖认为人的苦难主因是自我的无知与欲望,绝无把责任推向他人别物之意。即以观音菩萨的《般若心经》来看,其核心也是“空”的境界,也是为了指导人脱离执着之心。如果设定什么“冤亲债主”,岂不是为自己的欲望与无知寻求辩解而提出另一种执着的障碍?这样就更远离佛家的原义了。

还有,念经确是佛家的一种修行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神情专注的念诵来调整躁动的心灵,以期进入清静的境界,以便于开悟。中国式的念经始于曹植把雅言吟诵的方法引入,初时还有人嘲讽他,后来一些修行较好的人发觉其声特异清扬哀婉,故仿其声为梵囋,并称之为“鱼心梵”。

我认为,无论学什么东西都应该尽可能带着谦谨的心态多了解一些原义的精华,在自己还不够熟悉时,不要随便评议,也不应随意地人云亦云。

对佛学的一点见解,供同学们参考。

摘自:盘古文化论坛


55d7f70bc19f5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浅谈文化微信
10/11 浅谈文化 正心修身 留言